撰稿: 匿名
我的癲癇: 放空 (absent)
在我發現自己患有癲癇這個疾病時,那時候的我才小學三年級。我常常無來由、無意識的發呆。有可能是在走廊上走路走到一半的時候,又或許是在聊天聊到正開心到時候。因為我不知道自己的大腦運作系統什麼時候會突然暫停,所以我都沒辦法像一般的小孩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我小時候最期待的日子就是運動會來臨的時候,在那期間會舉辦很多競賽像是100公尺賽跑、拔河比賽等等,而我最期待的就是大隊接力賽,我自認為自己跑步的速度還算快,至少位在班上的前10名,但是悲慘的是每次的先發人員裡都沒有我,甚至比我跑的還要慢好幾秒的人都可以成為先發人員。當然,原因就是因為我沒辦法保證自己能夠清醒的跑完全程。幸運的話,我能夠穩穩的發揮我的實力跑完,不幸運的話,萬一我突然在中途停下,也許停下來的那五秒,就足以讓別班超越我們,是我們班從第一名的位子跌落神壇。為此我感到很難過,我身邊的朋友和同學總是會打趣地問我,發呆的那幾秒都在想什麼、那時候看得到東西嗎、還是眼前會一片漆黑、甚至是問我那時候有沒有在呼吸。我真的很困擾,那時候的我很討厭自己,常常想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什麼我這麼不健康,我會不會一輩子都這樣的想法。後來每升上一個年級,我總是會刻意隱瞞自己的這個症狀,心想也許這樣別人就不會知道,也不會因此取笑我。但每次在學期初,媽媽就會把這件事通知老師,希望這樣能夠更照顧我並且代替我跟同學們解釋,但事實上我真的很討厭這樣,我不想被特別對待,搞得好像我跟他們不是同一類人。

檢測很簡單
我想你一定也很好奇是什麼導致我有這個狀況的。後來有一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大醫院檢查,我以為醫生會幫我做什麼全身大檢查或是把我推進什麼儀器裡面檢查腦袋,但他聽了我的狀況之後只是拿起一張衛生紙,叫我不斷的對著衛生紙吹氣並且長達一分鐘,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這一分鐘內,我恍神了很多次。醫生隨後就說我這是因為「過度換氣」所導致的「大腦放電不正常」,是屬於癲癇症的一種,但是很輕微的症狀,至少沒有嚴重到像一般人會想到的那種全身抽搐、雙眼上翻、四肢僵硬、口吐白沫的情形。
癲癇主要是因為腦部神經細胞過度活躍而引起的臨床表現,像電線走火一樣,沒有好好的依照原本的路線前進,偏離了軌道引起火花似的導致腦細胞不正常放電,而引起身體產生不自主的動作,或視覺、聽覺的異常感覺,就是所謂的「癲癇發作」。

癲癇有分很多種,像我這類的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癲癇發作是由局部的腦組織放電引起,成為「部分發作」;若是發作的時候是整個腦部一起放電,這種就是「全身發作」。例如一個人他的病體是來自控制手部活動的神經細胞,一旦此處發生放電反應,那麼他的這種情況就會被歸類為部分發作。而我的情況是會常常不自覺地失神,這是腦波所記錄的放電是由大腦兩側同步性的放出每秒三次的C波,這就是「全身發作」。

失神性小發作
關於我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的原因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只能說有很多的原因像是體質因素、疾病因素。體質因素是因為天生腦組織就有過度放電的傾向,容易癲癇發作,與家族遺傳有很大;疾病因素則是可能因為外傷、顱內腫瘤、血管性病變及先天性腦異常等等而留下癲癇的病灶。我所屬的這種情況叫做「失神性小發作」,此種發作通常發生於小孩子,以四至二十歲最多見,女性較多,偶爾也發生在大人身上。發作時病人在呆滯瞪眼時,往往會合併眼皮眨動,發作完再繼續其原本的動作,這種發作不會有預兆,通常在一分鐘內就自然停止。一般次數不定,有些人發作次數高達數十次,我自己則是在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時會發作比較多次。還記得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玩,那時候和朋友一起騎腳踏車在馬路上,突然間,我的症狀發作了,整個人呈現呆滯的模樣,但所幸那是發生在等紅綠燈的時候,於是醫生在那時候便告誡我以後長大學會騎車之後要非常小心,否則萬一在行駛過程中一個不小心恍神可是會釀成大禍。後面媽媽有詢問醫生一些有關控制這種疾病的問題,醫生說從之前的案例來看有一部分的人可以不依靠藥物,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種情況會慢慢消失不見,也有部分的人使用藥物控制,但是這個藥一吃可能就是一輩子。
這些現在都已經成為我過去的回憶了。當時我並沒有選擇吃藥,在那之後媽媽上網查了許多資料幫助我。非常幸運的是,在我升上高中之後,恍神的情況已經慢慢變少甚至到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也讓我不再那麼自卑對於曾經的那個疾病。我也不需要再跟旁人解釋為何我會出現這種症狀。也許某一天,我能夠坦然面對這件事並侃侃而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