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鄭佳惠 職安學系學號1052002 (銘謝作者惠允刊載)
從我一出生到現在我們家都是三代同堂,我生長在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家庭。
阿嬤患有的躁鬱症是在我出生前就有的,聽說那時村莊的人都知道我阿嬤瘋瘋的,因為我阿嬤患病非常非常久了,而我也與患有躁鬱症的阿嬤住在一起十幾年了,但其實阿嬤每次發作起來的行為都不太一樣,唯有不變的是她依然疼惜我,不管是有無發作的情況下。
這麼多年來阿嬤每日都需服用非常多的藥物來幫助她穩定病情,但偶爾也有需調整藥物劑量等等的時刻,這也可能使她改變作息,因為安眠藥服用量的減少,一但沒睡好覺,就會發作,例如前陣子阿嬤因肺部情況導致血氧掉了很多,這樣的緊急狀況也只能暫時停掉她的安眠藥(這是醫生醫囑的),後來阿嬤出院回家就說話怪怪的。
主要症狀: 用不完的精力
躁症疑似又發作的她,開始有用不完的精力,過去的她也更是出現很多誇張行為,對著電視說話,拿電話一直打,只有在這個時候她才會開始討債,向曾經跟她借過錢的人要錢,奪命連環CALL,自己叫計程車去買好多好多東西,那時候的她,其實反而沒有讓我很擔心,因為比平常精明的很,沒辦法她要是沒發作的時間看起來都較沒精神,因為為了壓她重度躁症所以安眠藥嚇(下)得很重。因此也會思考較慢,每每發作她就會啟動那個保護自己的模式,反倒是這時候讓我比較放心她,我們只需特別注意她到底有沒有給人造成太大的困擾就好,她服用的藥物會再跟醫師討論,來慢慢調整。

不過就我有印象以來,阿嬤的確有失控好幾次到被送入精神病院,在早期她發作起來都比較有攻擊性,有幾次我們實在HOLD不住,又擔心她攻擊到別人,因此只能將她送到裡面,那時我與媽媽常常晚上去看她,看到阿嬤住在冰冷冷的鐵欄杆裡,重重戒護下,身邊都是不認識人,真的是很心疼,每次我與媽媽都得假裝去上廁所,或趁者阿嬤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因為每次她都跟我們說她好想回家,叫我們帶她回家,那些日子回想起來,都讓我們覺得好難過,所以我們之後都盡可能的幫她調整藥物,一發現不對勁的時候,馬上調,為的就是不要走到那一步

我還有印象有次阿嬤半夜不睡覺,發現睡在旁邊的枕邊人(也就是我阿公),不見了,我阿嬤居然衝到我們房間半夜狂敲門,媽媽被嚇個半死,她說因為當時我們還是小嬰兒,她非常害怕阿嬤會傷到我們,媽媽先是對著我的阿嬤說:怎麼了?我阿嬤說:你是把我老公藏去哪裡了,原來是因為阿嬤發作起來嚇到阿公不敢睡在她旁邊,偷偷地跑去工作的地方打地鋪睡了,所以那時他們根本也不知道阿公人在哪?
就這麼好幾次的經歷下來,我們其實都也很害怕阿嬤的躁鬱症發作起來到不可控制,所以都只能在狀況輕微的時候趕緊調整。
怎麼知道快要發作了? 季節變換容易發作
有時在季節變換時,或壓力大時易發作嚴重,常常阿嬤發作完恢復比較正常人的時候,真的問她那時候有做什麼事都不記得,就是失去那段記憶了,她都不承認。不過我都當我有兩個阿嬤,一個是和藹可親的阿嬤,一個是十分有威嚴愛碎碎念不能反抗她的霸氣阿嬤,長期相處下來我並沒有很厭惡躁鬱症這個疾病,我反而因為這樣更關心我的阿嬤了,不斷的觀察,不斷的關心,然後看著那個不一樣的阿嬤,我去努力跟那個很少出現的阿嬤相處好一點,漸漸理解她,因為那個她出現時,她也依舊會想到要對我好、疼我,要買東西給我,想關心我,只是身體疾病的關係讓他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愛。就算她身體不ok但她依然沒有說話傷過我的我最愛的阿嬤。
開始都睡覺不正常啊,說不完的話阿…還有那個凶狠的眼神出現的時候,開始找碴阿,我們全部人就都會有感覺了,馬上調整,再繼續觀察。
神奇帝拔顛: 神經科/精神科常用藥
因為都是我爸爸媽媽在拿藥包藥的,所以我從小就常常看到老師上次上課有講到的帝拔顛,這個藥神奇的點老師上次上課也有提到,她可以用來治療精神病患也有被使用用來治療癲癇症,再(在)上這堂課的前幾個禮拜我才剛跟媽媽聊到這個藥,因為阿公也有吃,阿嬤也有吃,只不過阿公是前幾年因為車禍後大腦會不正常放電(癲癇)才開始吃的,阿嬤是從患有精神病時就一直在吃的,因為包裝特殊,是罐裝的所以我也一直對它十分有印象,看到後就問了媽媽,媽媽居然開始跟我說明這個藥是幹嘛的那個藥是幹嘛的,她十分了解也都沒有講錯,這幾年下來其實我們都一直在學習,我的媽媽不是醫療人員,但她常常因為覺得病症的名字太長,所以會講縮寫給醫生聽,講到醫生都覺得她好專業。

因為他們都有罹患疾病,我的媽媽(甲狀腺亢進)、阿公(失智症、癲癇、高血壓)、阿嬤(糖尿病、躁鬱症、高血壓),因此媽媽一個月都需要拿好幾次藥,再加上有時候突然老人家又生什麼病又加藥,那個藥又不能一起吃之類的,我媽媽說她在包藥的時候都覺得好麻煩,所以直接講縮寫,這樣比較簡單,這麼多年下來我們真的對阿嬤的躁鬱症了解了不少,開始抓到要怎麼掌握她的病情,我想多半的功勞也是媽媽的,因為她看了不少有關躁鬱症的書,去研究,所以現在阿嬤的躁鬱症才控制的這麼好。
打工時遇到的女客人也躁鬱症發作
我在台中念書,平常晚上我會在學校附近的一間7-11打工,那時就有一個女客人也讓我十分有印象,她也是像阿嬤那樣躁鬱症發作的樣子,會自己對著商品念好大聲,品名阿等等的,像是在與自己對話一樣,她的兒子有時候也會出現詢問她媽媽又沒有來這裡說什麼話,我對她的想法就是她不要攻擊我,我就會把她當一般客人來服務,我不會認為她跟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也,因為我從小看多了的關係吧,但我發現好像很多人很討厭她,我開始在想有必要嗎? 有必要那麼討厭她嗎?她又沒有傷到你,也沒影響到你,你為什麼要一副好像看不起她的眼神一樣,這個問題是我很少想過的就是躁鬱症在別人的眼裡,他們疾病獨特的行為,是怎麼被看待的,難道我阿嬤以前自己出門的時候也被這樣對待嗎?
我開始意識到這個社會好像對於這樣的病症給予太多不善的聲音了。
何老師後記: 阿嬤生病還是可愛的阿嬤。留意症狀變化,多與醫師保持討論,規則用藥,患者與家屬還是可以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