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謝作者惠予刊登
前陣子上課時,老師講到躁症,說躁症發作的人有時會特別興奮、超有自信,甚至會出現一些衝動行為,比如亂花錢、亂投資,或者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決定。當時我聽一聽,突然想到我一個超熟的朋友,覺得老師簡直是在描述他的日常,讓我有點擔心起來。
這個朋友本來就蠻愛買東西,但最近真的誇張到不行。他幾乎每天都在買東西,不管是衣服、耳機、電玩,甚至連一些超級沒用的小東西也買了一堆,像是好幾款不同顏色的原子筆、超貴的筆記本,甚至還有一台他根本不會用的咖啡機。每次買完之後,他都特別興奮,還會傳訊息跟我們炫耀:「你看這個,我買超便宜」但過沒幾天,他又開始抱怨自己快沒錢,甚至有時候會說:「我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當初怎麼就買了?」這種反差真的很大,讓我覺得很奇怪。
最誇張的一次是他某天突然傳訊息給我,說他在某個遊戲刷了一大筆錢,買了一堆他一直想買但其實根本用不到的造型。我問他為什麼突然買這麼多?他回答:「不知道欸,就突然覺得自己一定要買這個造型。」但等到信用卡帳單來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真的花太多,開始後悔,甚至有點焦慮,覺得自己是不是失控了。
當時我只是覺得他可能單純太衝動,沒想太多。但這次上課後,我才開始懷疑,他的行為會不會跟躁症有關?躁症的患者在發作時,大腦的伏隔核會釋放大量多巴胺,讓人產生強烈的愉悅感與興奮感。這種快樂會讓人覺得自己做什麼決定都是對的,所以很容易出現「現在不做就會後悔」的錯覺,導致像瘋狂購物、投資、賭博、酗酒這類的衝動行為。而且躁症發作的時候,前額葉皮質,也就是負責控制衝動、做理性判斷的那部分,功能會變差,導致患者根本無法冷靜下來分析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些東西,只會一股腦地做決定。
而且我發現,他的行為不只是購物變得很衝動,他最近的生活習慣也變得很奇怪。像是,他會在短時間內安排超多計畫,突然想學吉他、想去環島,還報名了一堆線上課程,結果每個都沒時間好好學。他的話變多,講話速度變快,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開始聊下一個話題了。最明顯的是,他最近幾乎不怎麼睡覺,半夜兩三點還在傳訊息給我們,但白天卻完全不像累的樣子,精神好得驚人。

不是每個愛亂買東西的人都有躁症,但如果這種行為變得很頻繁,甚至影響到生活,那就不只是單純的「購物狂」,而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出了問題。如果發現身邊的人有這種情況,應該提醒他們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甚至鼓勵他們去看看心理師或醫生,評估一下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助。
這堂課讓我對「衝動購物」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以前我覺得買東西就是個人選擇,想買就買,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現在我才知道,這背後其實和大腦的運作機制有很大關係,特別是躁症患者,他們不是「故意亂花錢」,而是大腦的神經傳導影響了他們的決策能力。我後來也開始提醒我的朋友,如果真的很想買東西,先放進購物車,等一天再看看還想不想要,或者設定每個月的購物預算,這樣至少可以減少一些衝動消費的機會。畢竟,當下買得很爽,但等到信用卡帳單來的時候,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這次的課程不只是讓我學到躁症的理論,還讓我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身邊的人,甚至反思自己的行為。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些行為只是「一時衝動」,但其實它可能跟我們的大腦運作有關,甚至可能是某種心理問題的表現。以後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也會更有意識地去理解,而不是單純覺得「這個人怎麼這麼愛亂花錢」。如果我的朋友真的有這方面的問題,我希望能適時提醒他,讓他知道這件事不是他的錯,而是可以被調整和改善的。
何老師補充: 適時看診,讓專科醫師協助診斷用藥,可以減輕症狀,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